2022-04-12 02:47:30
八十年代,长发、烫头,录音机、喇叭裤、霹雳舞成为时尚,“摇滚”开始在年轻人中间流行。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会因为摇滚感同身受、热血沸腾。就像上个月西安的草莓音乐节,泥点溅到众人裤管上,大家只顾着面朝舞台,挥舞手臂,一遍一遍地喊着“牛逼”。
情怀这种东西有时候会容易让人蒙蔽,尤其是在西安这座一砖一瓦都有历史的古城。提起西安摇滚乐,仍然是“摇滚重镇”的官方评价和秦腔是最古老摇滚的说法。回首西安摇滚热情被点燃的那些日子,西安真的是中国摇滚的发源地?西安真的有很多摇滚歌手?恐怕多多少少都有情怀在作祟。
/西摇心事/
在超级玛丽乐队主唱锤子书写的西安摇滚史《昨日不辞而别:废都摇滚记忆1990-2014》中记述,1985年之前,“摇滚”这两个字在西安还是空白。西影厂的徐斐是歌手出身,“1986年出版发行中国第一张摇滚专辑《摇滚台摇滚夜》。这张专辑已无资料可查。”同年,崔健成立乐队,唱响了《一无所有》,彼时,西安最关键摇滚名字张楚还默默无闻。
1992年,西安早期的乐队出版了一部自己的作品《中国西部大摇滚》,这部合辑中出现的乐队和乐手被公认为是西安最早的一批摇滚人。同年,飞乐队成立,核心成员是主唱许巍和吉他高松,仅仅两年之后,乐队暂停演出,许巍去往北京。郑钧早期的歌有西安方言的旋律,但成名后也与西安并没有什么关系。
1998年到2000年是西安摇滚的过渡期,老一批的乐队渐渐退出舞台。这期间,西安摇滚乐队的风格随之多样化,其中有死亡金属风格的腐尸乐队,新金属风格的黏液乐队、检修坦克乐队,朋克风格的妖蕊乐队、潜乐队……但乐队演出不多,并不为人所知。2001年的寒窑音乐节,20多支新乐队通宵演出,这也是西安摇滚历史上首次大型户外音乐节。从那以后,音乐节增多,演出增多,摇滚乐变得越来越大型,人民的精神需求也不再单一倾向摇滚,西安经济和开放程度与市场、媒体、演出等资源的缺乏让摇滚乐得不到更好发展。
王建房是选择留守西安的人。在他看来,如今西安的摇滚乐队少了,但是出的作品更有特色了。
/在西安的坚守/
老一辈的乐手都有“走穴”的经历,现在回想起来,经历起起伏伏的西安摇滚乐手王建房只说了一句话:“那种生活非常苦。”
歌舞团走下坡路的时候,他决定待在西安,和周围的朋友一块搞搞自己喜欢的音乐。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崔健火遍乐坛,中国摇滚乐进入狂热期,“黑豹”“唐朝”“指南针”“中国火”乐队崛起,大家的摇滚热情已经被点燃。
陕西话的摇滚是慢慢摸索出来的。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王建房的乐队走到了瓶颈。从小就喜欢秦腔,又是地道的陕西人,母亲是秦腔的票友,叔父是从事秦腔研究的作曲家,在这种环境下耳濡目染,他决定把秦腔里面的元素融入到摇滚乐里面。但在当时,这种尝试遭到了很多人的不理解,经过一个漫长的程才得到一些喜欢的人的认可。
在王建房第一张专辑里,一半歌曲都是用陕西话来唱的,里面还用到秦腔、眉户、碗碗腔。从那之后,他几乎全部用方言来演唱,用陕西话写歌。过去陕西人用粗犷、豪放、刚毅来形容三秦大地,他想有点儿突破,第二张专辑在细节上更贴近生活,于是就有了《长安城》里“关中厚土埋皇上,抽一袋旱烟我就吼秦腔”的生动形象。
《长安夜》这首歌是他和朋友龙章建合作完成的,前后历经两三年的时间。在这首歌演出的时候,桥段部分,故意设计了一个喇叭演奏的环节, “我想通过这种声音找到一种穿越的感觉,告诉先人,我们现在的西安人一种真实的一种生活状态。也想让他们告诉我,他们当年在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大长安下是怎样的一个生活状态。”
在漫长的摇滚乐路途中,无论如何辉煌的乐队都承担着铺路石的角色,成为梯子或者绳子需要勇气,需要果敢付出的精神,这才是真正代表着西安或者中国摇滚乐的核心。
虽然西安没有多少真正全国出名的摇滚歌手,但西安的乐队不少。年轻的学生们带着不同的文化和对生活的态度,寻找着自己的音乐同好,组成一个个乐队,创作一大批或优秀或垃圾的作品。因为学生多,所以观众也多,摇滚演出人气足够。只是,量变不一定会产生质变,很多在这个肥沃土壤里成长出来的希望,最后还是选择了去北京发展,淹没在北京那来自全国的茫茫乐队之中。
十一年前,王建房也去了北京,寻找自己的音乐梦想。在北京的那段时间,让他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北京不适合我,整个城市的生活节奏打乱了我的创作,我决定回西安,这才是我作品的源泉。”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原创音乐如同一个人的性格一样让城市与众不同,正因为如此,每一个摇滚歌手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心若在,梦就在/
2014年,王建房曾参加了《中国梦之声》,按照他的性格,是非常不愿意参加的,觉得娱乐性强,“导演组再三劝导,问我所有的条件,我唯一的条件就是不能唱别人的歌。”很多人通过电视节目了他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传递出的陕西文化,这是他始料未及的。王建房才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值得去做。
做音乐就是一场修行。他的第三张专辑马上就要完成了,邀请了国内外将近二十多个优秀的制作人还有乐手,“肯定不挣钱,可能还要赔上很多的钱,但就是赔钱,也要赔得高兴,品质要做好”。社会发展太快,他不想一直追逐,不想一味迎合,只想“慢”下来。
“十来岁的时候以为自己到二十五岁就会离开这个行业,可当我到了二十五岁,觉得自己的音乐道路才刚刚开始,现在四十多岁了,更加感觉有意思,如果身体允许,我的计划是唱到七十岁。”王建房也不知道为什么,之前觉得自己活自己就够了,可是现在,他想通过自己,影响更多的音乐人坚持梦想。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在舞台上,无论是聊天还是唱歌,王建房喜欢用陕西话,不急不缓,如同他的音乐,没有太多的修饰,更像是平凡生活中的人间烟火。时间让人懂得沉淀和平凡的意义,摇滚乐的喧嚣背后最本质的东西还是内心最直率的表达。
更多精彩,关注《品位》杂志
©内容声明:《品位》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