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5 17:04:50
用孩子的视角解读唐诗300首
解读者:罗烨欣,7岁,宁波镇海区艺术实验小学一年级学生。
已经讲读了《弟子规》、《三字经》,
现在正在讲读唐诗300首和成语300个
关注“烨欣少儿频道”"查看历史消息”可查看所有课件
点击上方绿色小喇叭即可收听音频
>> 注释 <<
(1)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
(2)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3)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4)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方:才。
>> 译文 <<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 作者 <<
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书法家。 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 赏析 <<
《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第二句为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习时应该不分昼夜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第三、四句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习。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诗人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诗人颜真卿3岁丧父,家道中落,母亲对他寄予厚望,实行严格的家庭教育,亲自督学。颜真卿也格外勤奋好学,每日苦读。这首诗正是颜真卿为了勉励后人所作。
颜真卿学有所成,后来做了抚州刺史。那时候,县里有个叫杨志坚的人,酷爱学习,可是家里贫困,同乡人不了解他。他的妻子因为贫穷,向他要休书离婚,杨志坚就写了一首诗送给她。他的妻子拿著诗,到州里去办理官府的公文,以便改嫁。
颜真卿在评判的公文上说:“杨志坚很早就钻研儒家学说,很有作诗的名声,但一直没有考中进士。他那愚昧的妻子看他始终没有考中功名,竟然不想再和他一起生活下去,不愿意象冀缺的妻子,帮助丈夫成就事业;只想学朱买臣的女人,讨厌并抛弃自己的丈夫。给家乡带来耻辱,败坏了道德教化,如果不给以惩罚警诫,怎么能制止这类轻浮的行为呢?妇人应当打二十板子,任凭她去改嫁。杨志坚秀才,资助他粮食布匹让他随着军队暂时担任个职务”。四面八方远近的人们听说了这件事,没有不心悦诚服的。从此江表一带的女人,没有敢抛弃她的丈夫的。
>> 注释 <<
(1)凉州词:唐乐府名。
(2)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
(3)欲:将要。
(4)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5)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6)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7)君:你。
(8)征战:打仗。
>> 译文 <<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
正想开怀畅饮,就听到上战场的号令。
即使醉倒战场上,请各位不要见笑;
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回来?
>> 作者 <<
王翰,唐代边塞诗人。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著名诗人。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先生《唐诗大系》定王翰生卒年为公元687至726年,并未提出确切的材料依据。
>> 赏析 <<
这首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这两句,蘅(héng)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从初唐乃至开元盛世,边界上各少数民族对中原的侵犯其实始终未断,所以朝廷必须屡派军队前往御敌。而军队里除了带兵打仗的武官,也还需要一批文官随军掌管文牍事务,这样一来,大批的文人就有了去边塞参战的机会,“边塞诗”的发达也就由此而生。不止王翰,王昌龄、王之涣、高适、岑参等人也写过“凉州词”,也都为初唐诗坛带来了无比振奋的新气象。
王翰是以驾部员外郎的身份前往西北前线的,“驾部”是专门负责往前线输送马匹与粮草等军需物资。员外郎是个副职,基本也由文职人员担任,所以不忙不闲的,也还有时间作诗。王翰的这一首,显然是站在某位即将奔赴战场的将军角度上写的。
那将军正痛饮着甜美的葡萄酒,而此刻,探子忽然来报说敌军到了。他来不及将剩下的酒喝完,催他披挂上阵的琵琶声便也奏响。他放下酒杯,跨上战马,这会儿似乎又感到酒劲儿有点上来了,摇摇晃晃的。不过,临行前他还是对身边的僚属们开了句玩笑说:没准儿我是醉倒在沙场上的,而不是被敌人打死的,即使如此你们也不能笑话我,因为自古到今,本来在那战场上就没几个人能回来。是啊,这的确是个幽默的笔法,清人施补华评这结尾两句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xuè)语读便妙。”意思是说:把这句话当作悲伤的话语来读会感觉很浅显,当作诙谐逗趣的诗来读就很美妙了。
资料来自“小学阅读课堂”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