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初学者不适宜长时间练习打鼓?【GivingMusic】

2022-04-27 00:10:37

你不一定要点蓝字关注我的

以下文案为 GivingMusic予音乐 原创

 

橙汁先生,我刚学打鼓。感觉好有趣啊!我现在一天都练3小时呢!”

这是个好事,也是件坏事 ...不正确的练习可能会对你造成不良影响。

 

Terro

为什么初学者不适宜长时间练习打鼓?

 

勤奋、认真是好的。

 

绝大部分的老师都希望看到学生可以认真学习。可对于初学者,特别是刚学一两节课的学生来说,我并不建议初学者长时间练习。本文章会以打鼓为具体例子,毕竟我是一位鼓手、架子鼓老师,对此的体会和经验会更多。毕竟音乐有共同性,如果你是学习(或教学)其他乐器,也应你该能找到相似之处。

 

1.初学者一开始的练习项目并需不多

        作为前几次的课程,初学者刚入门就犹如跳进这个乐器的大海一样。肯定很多东西都不会,也很好奇。碰到这些“好奇宝宝”,有经验的老师就会一边引导学生的情绪,一边按部就班教应该教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慢慢渗透、学习的,所以前几节课可能就是两三个练习,一般半小时内足够了。

 


2.不会用力,徒增受伤机会

        无论是曾经的自己,还是从我的学生里面,都出现过长时间练基本功而练出“腱鞘炎”,俗称手痛的经历。不要以此为荣,觉得这是自己勤奋的象征,还可以发发朋友圈炫耀。首先,“腱鞘炎”不及时治疗,可能渐渐加重直到废了你的手。而多次的发病,也会演变成旧患,想想刘翔不就是因为小时候练习的不注意而造成提早退役吗?

所以,在提高练习时间前,首先要理解、正确地练习。

 

3.肌肉记忆,需要时间

         肌肉记忆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也就是说,你的脑袋理解了记忆了一个概念,并不代表你的肌肉理解了。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要做一个动作,但身体却反应不过来,或者动作不规范。小时候的我们不会走路,每一步都是那么新鲜那么刺激,现在走路就像呼吸一样的自然,这就是因为身体已经很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很多人觉得乐手是一个有想法的就可以的职业,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练习自己做到“心灵手巧”,说到底还是让自己的肌肉更加听话。

 


4. “少食多餐”才是王道

        这有点像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如果你要背单词,不应该一个下午都坐在图书馆对着英语书。正确地方法是让这个单词每天都出现在你的生活中,最好一天好几次。久而久之,你即使没背,你也学会了。橙汁先生当时在美国逛菜市场也就是这样,很多的菜我现在还是不知道它发音不知道它中文叫什么,反正看到这个词就能自然反应它有的样子。

如果你要练鼓,何不把时间好好利用起来,分开几次去练。这方法对于练习歌曲更加有效果。

 

5.漫无目的、机械式练习,效果收益甚

        很多的鼓手并不觉得自己的练习是低效的,或者不肯承认。这么说吧,如果你练习的时候,一边看着电视、听着(无关)音乐的话,那就是不是严格意义的练习。真正的练习,应该能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初学者尤其喜欢做这样的事情。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可怕的,因为本来他们的动作、理论就非常欠缺,机械式练习很容易养成坏的习惯,弄巧反拙,拖慢进步的进度。


6.多角度“练鼓”,培养浓厚兴趣

        如果你把学鼓只是定义成“练鼓”,那估计你并没有在真正的学鼓,而是在学一种体育锻炼或者协调练习。要记住的是,鼓是乐器里面的一部分。乐器是服务于音乐存在的。如果作为初学者,你有很多的时间可以练鼓的话,不妨拿些时间去了解音乐的历史、架子鼓大师、近代音乐风格….从多方面去了解你热爱的乐器,会让你更热爱它。

 

希望每个读者在看完本文以后,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教师,都能对练习乐器有更多的启发。如果有任何建议和交流,欢迎留言、加入我的微信直播群讨论。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更良性有爱的音乐学习氛围。

 

我是橙汁先生,一个爱瞎操心的鼓手,谢谢你的阅读。


如果你乐意,也可以扫一扫以下的二维码,进入我的直播群。不单单能免费获取我的直播讯息,还可以跟不同的鼓手聊打鼓聊音乐(拒绝商业行为)。已经是第六个群了,不骗你的喔~




【广州予樂鼓教室招生简介】——点我点我

欢迎大家来找我交流。你可以:

  1. 在公众号里直接留言

  2. 进入我们的直播交流群

  3. 微博私信我


*我都会第一时间回复你的

GivingMusic予音乐

一个由鼓手,橙汁先生(Terro)打理的音乐分享平台。不定时分享各方向音乐干货。诚邀各路妖魔鬼怪进入美丽音乐世界。



右侧扫一扫,立刻关注!

最后一句

求分享收藏关注求不抄袭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