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1 01:44:32
1月27日上午,上海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迎来第二次大会发言环节。马景煊委员以“上台时,‘咚,哗啦啦’;下台时,‘咚,哗啦啦’”的特殊声效为其演绎的《再掀上海“公厕革命”》报告,完美加分。
“厕所虽小,却是全世界通用的嗅觉语言和视觉语言,是人类文明的尺度。”随着马景煊委员的开场白,“咚,哗啦啦”的声音响彻会场,意识到这是抽水马桶声效而回过神的委员们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马景煊委员提出,公共厕所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必要组成部分,除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还具有文化内涵和文明属性。作为社会文化符号,对待厕所的态度、建造样式、使用方式等都体现了生活质量的重要标杆。
基于这一观点,马景煊委员从三个方面具体谈了他对于上海“公厕革命”的想法:第一、上海公厕在核心城区要达到“200米服务半径”,中心城区达到“250米服务半径”,增加器官障碍多用途厕位、第三卫生间、无障碍洗手池、儿童便器、智能便器等;第二、主管部门要有“互联网+公共厕所”的经营理念;第三、公私合作公共事业的模式。
在发言的最后,马景煊委员说:“公厕事业实现市场化,不仅可以减少乃至不需政府的投资,加快城市建设速度,方便百姓,还可以促进公厕在节能、节水、环保等技术上的创新,同时带动企业将新技术、新发明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这是个“多赢”的大好事。我们热切盼望上海能成为真正美丽、干净、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咚,哗啦啦”,伴随着马景煊委员发言结束下台,现场又是一次抽水马桶的声效。而此时,委员们报以的不再是“初时”的笑声,而是“认真”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