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9 22:45:50
■ 点击上方“山西晋剧大戏台”,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晋剧和其他戏曲一样,是集歌、舞剧一身的综合艺术。戏曲本体意义应具备三个基本要点:一是故事(剧情),二是歌(唱腔音乐),三是舞。晋剧音乐属板腔体。即其音乐旋律以鼓板按节拍,凡强拍均击板(梆),故称该拍为板,次强拍或弱拍则以键(筏)击鼓或用手指按拍。晋剧音乐主要是指晋剧戏曲中的唱腔以及涉及的音乐包括锣鼓经谱。
晋剧唱腔可分三大类:即乱弹,腔儿(或花腔,二音子花腔)和曲子(亦称曲调)。乱弹是晋剧的主要唱腔。乱弹即唱腔,它包括有七种传统的板式唱腔(四股眼、夹板、二性、流水、介板、滚白、导板),以及七种附属板式(叫板、垛板、绕板、流板、转板、切板、影调)。在每一剧目中,根据剧情的需要,对以上七种基本的板式均可选择使用。而附属板式,则是按其板眼节奏又分别归属于七种传统的基本板式唱腔之内。如:垛板,影调是1/4有板无眼的节拍节奏,而归属于同节奏的二性板式唱腔之中,而其他附属板式均在不同的板式唱腔中出现。即绕板出现在四股眼,夹板,二性,流水等板式中,流板不论从哪种板式转入转入后均属二性板式,“转板”凡一种板式唱腔转入另一种板式唱腔均出现转板,“切板”除四股眼以外的其他六种传统基本板式均有各自的“切板”,“叫板”是可有可无的,是一段唱腔起唱前的起唱形式。进年来,随着现代戏的出现,又新创出了两种新式的附属板式,“回龙”(亦叫引板),“吟板”。这两种创新板式的结构,现还未完全定型,“回龙”一般用在介板与四股眼之间,属夹板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