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8 21:26:07
由澳門會展中心主辦的“第一屆澳門搖滾音樂會”將於二月十日舉行,以“搖滾起義”為主題,邀得Supper Moment、Kolor、Yellow!野佬、ToNick、RubberBand等香港樂隊參與演出。活動宣傳海報一出,引起網友熱議:“咦,點解呢個澳門搖滾騷只得香港樂隊,冇一隊澳門Band參加嘅?”
“第一屆澳門搖滾音樂會”活動宣傳海報一出,即引起網友熱議:“咦,點解呢個澳門搖滾騷只得香港樂隊,冇一隊澳門Band參加嘅?”
ToNick去年以一曲《長相廝守》,唱到街知巷聞,橫掃各大頒獎禮獎項;Supper Moment去年來澳舉行十週年演唱會,大受歡迎;Kolor、Yellow!野佬、RubberBand都是出道多年的樂隊,擁有長期支持者,由此可見,“第一屆澳門搖滾音樂會”演出陣容堪稱強勁,相信必定會掀起撲票熱。但音樂會冠以“澳門搖滾”之名,請來的卻是清一色香港樂隊,難免惹來一些本地音樂人和樂迷的不滿,以下撰錄一些網友(其實都是筆者認識的本地音樂人,但由於未徴得同意,就不開名了)留言:
“點解冇澳門band嘅,定還是香港搖滾音樂會?”
“雖然吸引,但冇本地薑,我覺得真係,超失望×100,希望主辦單位改善。”
“睇過line up我仲以為係香港會展中心搞。其實個line up係Ok, 不過係澳門搞場搖滾show, 仲要澳門單位主辦,但一隊本地薑都冇?仲好意思話搖滾起義?抬高別人,忽視本地人!其實澳門有好多好好嘅band,而且有部分已經係其他地方上主舞台。而你地班所謂主辦從來冇去留意,亦冇了解過同重視過本地音樂人。唔係講笑,真心嬲兼冇面!”
話說近年本地大型演出活動,都有邀請本地歌手演出的習慣。例如五.一演唱會、慶回歸活動、除夕倒數晚會,這些年度音樂盛事,雖然宣傳海報還以香港歌手作為賣點,但也不乏本地歌手參與。
文化產業委員會委員、澳門演藝人協會理事長鍾楚霖去年在文化產業委員會會議中,就說外地著名歌手有知名度和影響力,政府花很多資源邀請他們來澳演出,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澳門演藝人都好需要表演的機會,他不認為澳門演藝人無能力處理大型表演項目,但只差政府提供機會。而社文司長譚俊榮回應指,“百分之一百認同有關建議和批評",上任後已指示轄下所有部門,在本地文化展演或採購都要優先考慮本地公司,一定要傾斜扶持本地業界。由此可看出,近年政府在政策上很支持澳門演藝界的發展。
雖然話個騷請唔請邊個做嘉賓唔係“老馮”,但今次“第一屆澳門搖滾音樂會”連一隊本地Band都唔請,就真心教人失望。如果有留意本地娛樂新聞,就不難發現過去一段時間,本地Band有不錯的表現和成績,而且獲邀到外地演出一點不失禮,屢穫好評。
以下為大家介紹幾隊本地Band,希望大家多留意,支持本地音樂──
Scamper
最有“少年氣”的澳門Rock團SCAMPER
曾勇奪首屆SIM澳門樂壇頒獎禮 “最佳樂隊獎”;去年在澳門舉行首場音樂會“少年!JUMP慈善音樂會”; 過去兩年展開十六個城市巡迴演唱,先後參與東海音樂節、玩石音樂節等大型演出。
2005年成軍的SCAMPER,成員包括:主音Angus,結他手Ding、Jun,貝斯手Edmond,鍵盤手阿伯及鼓手EL。他們曾擔任LINKIN PARK世界巡迴演唱會(澳門站)的表演嘉賓,去年除了舉辦首個演唱會外,亦推出首張專輯《少年!JUMP》,主打歌《少年!JUMP》充滿青春氣息。
專輯《少年!JUMP》
刃記
鐵漢也有柔情的一面。刃記外表粗獷,內心細膩。
把Live現場當作戰場,用聲音見證時代、批判時代,“刃”是刀鋒,“記”是見證。
憑《一五一十》勇奪2010年第八屆至愛新聽力“至愛歌曲金獎”,《我燒故我在》、《2012後》、《心態硬》等奪得新聽力“至愛歌曲獎”。
去年底岀席內地兩音樂節“2017杭州雲棲大會-展區音樂show”及“東海音樂節”,是繼年初的“迷笛音樂節”之後,刃記再次踏足內地市場。此外,,。
成員包括:主唱百強、低音結他手Raymond、鼓手Darren及吉他手福島章嗣(Aki)。本地導演陳雅莉曾為他們製作紀錄片《十年·刃記》,見證這支樂隊的點點滴滴。
刃記第四年參與“東海音樂節”
Catalyser
新鮮出爐的新聽力“至愛歌曲金奬”得主Catalyser(相片:Kiwi攝)
去年推出新專輯《Dilation》,其中主打歌《凌晨是神的時間》獲得新聽力“至愛歌曲金奬”。
Catalyser於2012年組成,“Catalyser”意為“催化劑”,前成員Tomy離隊後,由曾擔任本地樂隊貳拾壹克的Iron擔任主唱,現時成員有殷巧兒(Iron)、鼓手林君佩(Ana)、低音結他手廖晟善(Agostinho)、鍵琴手李肇航(Eugene)、木結他手雷家偉(Daniel)及監製曾慶欣(Jason)。
去年推出專輯《Dilation》
WAT DE FUNK
WAT DE FUNK在“音樂村民開年音樂會”上演出(相片:Jeffin攝)
常年在各地表演,去年終回流到本地,去年底在文創村舉行首場小型演唱會“WAT DE FUNK Mini Concert”,今年元旦聯同恭碩良、刃記及青原等舉行“音樂村民開年音樂會”。
WAT DE FUNK於2015年成軍,初始成員只有四個,分別是主唱Ari Calangi(阿瑞)、結他手阿倫、saxophone(薩克斯風)手Paulo Pereira及bass guitar(低音結他)手Nouis Lou,其後增至六人,人數一度多達十名,目前最新陣容共九位。除上述元老外,分別是鼓手Jonathan Sim、鍵琴手Ricky Wong、和音姊妹花Nikki Gabion、Ana Gabion及小號手Pan,陣容鼎盛。
在文創村舉行首場小型演唱會(相片:Jeffin攝)
Sketch
Sketch去年推出首張專輯《90後》
憑《起跑線》勇奪2017年第十五屆至愛新聽力“至愛歌曲獎”;去年推出首張專輯《90後》,收錄《朋友圈》、《大細路》等歌曲。
,於2012年組成,成員包括:Axel(結他),Derrick(貝斯),Bosco(鼓)及由多(主音/結他)。Sketch有素描、速寫的意思,意即四位成員各以不同角度地用音樂寫作,以生活中大家都經歷過的事作為創作主題。
新碟發佈會上,獲一眾本地音樂朋友到場支持。
Experience
Experience專注音樂創作
積極參與澳門、台灣、香港及內地等地多個城市的各大小型演出活動;2013 年推出樂團首張大碟,並於2014年憑作品《My Fado》勇奪澳廣視至愛新聽力“至愛歌曲奬”。早前推出新歌《俠客魂》MV,並把MV情節結合澳門世界文化遺產包括媽閣廟、大三巴哪吒廟前取景。
Experience樂隊於2001年成立,創始人Bruce Pun為樂隊靈魂人物。他除了擔任樂隊結他手和主唱外,同時為樂隊不斷創作歌曲。其他成員包括:John(主音/結他),M Kit(低音結他手/和音)和Small Hou(鼓手)等。
《俠客魂》MV於媽閣廟前取景
還有很多出色的樂隊,未能盡錄,像Crossline、單行道、L.A.V.Y.等,由於手上沒有最新和最準確的資料,就留待日後再為大家再介紹吧。
整理這些資料出來,只為“抛磚引玉”,希望本地單位日後搞音樂騷,不妨多考慮一下邀請本地Band做表演嘉賓。
單行道
L.A.V.Y.
其實,澳門Band曾經都好“威威”──說到澳門樂隊前輩,不得不提樂隊Spcieal Force及The Thunders,前者曾於香港嘉士伯流行音樂節獲得多個獎項,後者則是澳門第一隊推出唱片的樂隊。
延伸閱讀──沒被好好紀錄的 澳門樂隊史(https://goo.gl/JFWeL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