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8 19:28:51
全国、大连京剧院院长杨赤。资料图
戏曲进校园落到实处期待具体可行措施
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中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戏曲艺术,增强文化自信有着重大意义。然而,有关部门和剧团的推动及参与积极性很大,并受到绝大多数师生的欢迎,但在开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阻力:某些学校领导受“分数至上”的教学观念影响,以种种理由拒绝组织安排剧团送戏进校园,使这项极有意义的公益文化活动不能在众多学校全面展开。因此,我建议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使戏曲进校园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制定量化的标准,规定城市每所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每年必须组织学生观摩一至数次京剧或其它戏曲剧种的演出,并作为学校年度工作业绩考核内容。通过制定量化的标准并进行考核,进一步引起各学校主管领导的重视,真正把这项工作列入学校的教育教学日程。农村学校因受条件限制,可以因地制宜,采取可行的办法推动该项活动的开展。
此外,在语文、音乐等科目考试中应适当增加戏曲知识考题。毋庸讳言,考试,是学校领导和师生们历来“最重视的事情” 。只要某一知识被列入考试内容,必定会引起校方和师生的重视,当然,根据客观情况考虑,这类考题不必多,难度也不必大,可以在有关科目考试中选取较浅显并有普及意义的戏曲知识列入专题,占分比重也不一定大,但只要列入,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们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