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 年夜饭不可错过的音乐美食地图

2021-03-27 18:37:22

农历新年离不开回家团圆,鞭炮舞狮子等等,当然也不离不开中国人亘古不变的吃吃吃。美食在任何节日是少不了的,更何况是这个大日子。年菜各式各类让人垂延三尺。

当然,小编为了让您在除夕夜上吃得更好,特地挑选了配合中国部分省区的特色年夜饭的音乐搭配美食,组成一幅音乐美食地图,让您和家人在音乐中,享受家的温暖和节日的欢乐!

北京:烤鸭、“豆儿酱”


在北京过年,红烧鱼、烤鸭、炖羊肉都是餐桌上的必备。随便拿来一个,绝对可以独当一面。


但不的不提一个东西,就是传统菜品——“豆儿酱”,这道菜对于老北京人来说还是家喻户晓的。“豆儿酱”是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做成的凉菜,清爽可口,用来佐酒开胃,再合适不过了。


京剧曲牌《夜深沉》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作品,其深刻的文化背景让该曲目经久不衰。这首作品运用可京胡、大鼓、弦子、月琴等器乐进行演奏,音乐刚劲且优美,极具北京传统文化特色。


东北地区:锅包肉、小鸡炖蘑菇

锅包肉是东北地区的名菜,把咸鲜口味的“焦烧肉条”改良而成的一道酸甜口味的菜肴。通常将猪里脊肉切片腌入味,裹上炸浆,下锅炸至 金黄色捞起,再下锅拌炒勾芡即成。成菜后,色泽金黄,口味酸甜。广受好评。


小鸡炖蘑菇也是一道东北炖菜。通常是用干蘑菇、鸡肉和粉条一同炖制而成。榛蘑可以衬托出鸡肉的鲜香,粉条滑爽而绵实。小鸡炖蘑菇鸡肉鲜嫩,营养价值也很高。

《我爱你,塞北的雪》是一首优美的抒情歌曲,旋律舒展流畅,线条柔婉,感情细腻,具有新颖的气息及清新的民歌风味。歌词美妙、富有诗意,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出冬雪的美丽与纯洁,使一幅轻盈的雪花漫天飘飘洒洒的北国风光的壮观画面清晰展现在眼前,赞美了崇高的无私奉献精神。


江浙地区:八宝饭、油爆虾

江浙地区的年夜饭绝对少不了八宝饭和油爆虾两道经典名菜。八宝饭是糯米蒸好,拌猪油细沙,放蜜枣、金桔饼、青瓜丝、红瓜丝、糖桂花等八宝料,就妥妥的啦。


而油爆虾则口味咸鲜带甜略酸,不同于纯属饭店菜肴的龙井虾仁,油爆虾是家庭都会做的杭州本土家常菜,也是年夜饭饭桌上的“常客”


江浙地区的菜系特点清鲜嫩爽、讲究食材的搭配,正如当地的音乐一样让人如沐春风,这里推荐江苏民歌《茉莉花》,不但点出苏州评弹的发源地,也让演出充满浓郁的江南风情。


湖南:剁椒鱼头、粉蒸肉

剁椒鱼头是湖南省的传统名菜,以鳙鱼鱼头、剁椒为主料,配以豉油、姜、葱、蒜等辅料蒸制而成。菜品色泽红亮、味浓、肉质细嫩。肥而不腻、口感软糯、鲜辣适口。在年夜饭上一道剁椒鱼头,也是象征着年年有余之意。


湖南的粉蒸肉有“蒸蒸日上”的寓意。粉蒸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有肥有瘦,红白相间,嫩而不糜,米粉油润,五香味浓郁。牛肉羊肉鱼肉猪肉都能蒸,红苕南瓜土豆都能打底,一菜多做。


湖南民歌,时而高亢,时而婉转,时而诙谐,时而泼辣,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反映着这“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思想。而推荐的这首《马桑树儿搭灯台》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桑植民歌中的代表性曲目,也是中国民歌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四川:凉拌鸡、东坡肘子

川菜的味相当丰富,号称百菜百味。在四川,热菜上桌之前,凉拌鸡绝对是一桌团年饭里最受欢迎的开胃凉菜。肉质细嫩的鸡肉泡在红亮亮的辣椒油里,上面点缀着芝麻和花生碎,一口咬下去,清爽的肉香在口腔里爆炸,万事俱备,只等大菜陆续登场。

除了凉拌鸡,还有东坡肘子,炸至焦香,蒸至软糯,选上等豆瓣辣酱、蒜、姜、椒、葱、糖、醋、盐等调味,乃上品。普通人家,简简单单一道肘子燉雪豆(芸豆),朴素温暖。而先炸后烧的红烧肘子,则在宴和菜之间,找到了省事与美味的平衡。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一首四川民歌。歌曲诞生地为重庆沙坪坝,歌曲形式简单,情绪乐观爽朗,表达了山民们热爱劳动、热爱山区生活的情感,广泛传唱于国内外。


陕西:陕北八碗、黄馍馍

在陕西,逢年过节的陕北八碗是必不可少的。陕北的八碗有软八碗和硬八碗之分,其中软八碗就是指有四碗荤菜和四碗素菜,而硬八碗则是八碗荤菜,其中包括酥鸡、炸豆腐、炸洋芋、清蒸丸子、清炖羊肉、烧肉等,再来一碗过事清汤,那味道真是一个叫绝!这些都是传统陕西美食的精华。

还有黄馍馍,由糜子面发酵,包裹蒸煮好的红枣、豆类挤压掺合成的豆枣泥馅蒸制而成,口感松软带甜,营养丰富易消化。因其颜色呈黄色,所以名为“黄馍馍”。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一幅历史画卷,它生动的描绘了一段重要的革命历史史实——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此歌由陕北民歌《信天游》和陇东民歌《揽工调》改编而成。两首民歌交替演唱,前者悠扬高亢,后者激情奔放,全曲有变化对比,又相互融合,浑然一体。作品以开阔高亢、清新明丽的音调,赞美了陕北地区的风土人情。


新疆:馕包肉、手抓羊肉


馕包肉维吾尔语称为“塔瓦喀瓦甫”,是新疆风味名食之一,也是新疆人的午夜饭必备菜之一。 馕包肉这种面肉合一的风味食品非常能代表新疆的传统民族特色。在新疆,馕是吉祥物和幸福的象征,与肉一起入菜,格外好吃,齿颊留香,风味独特,回味幽长。

还有手抓羊肉,把新鲜羊肉切成大块,下锅煮至半熟去尽血沫捞出,再取洋葱、辣椒,留一大片洋葱,其余剁成末,辣椒剁碎。将肉块摆放盘中,上放洋葱片并撒少许精盐,入笼蒸烂取出,滗汤,吃的时候用手抓着吃。吃完手抓肉,再喝碗肥美清亮的原汁肉汤,以达到“ 原汤化原食”。
《达坂城的姑娘》是王洛宾在兰州整理编曲的第一首维吾尔族民歌。也是现代中国第一首汉语译配的维吾尔民歌,曲调轻松诙谐,简短流畅。《达坂城的姑娘》这首歌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就唱响国内外。


西藏:古突、酥油奶茶

在西藏,过的是藏历新年,是当地重大的民族节日。除夕这天,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例行的“古突”,类似汉族新年的团圆饭。“古突”是用面屹塔、羊肉、人参果煮成的稀饭。家庭主妇在煮饭前悄悄在一些面屹塔里分别包进石头、羊毛、辣椒、木炭、硬币等物品。谁吃到这些东西必须当众吐出来,预兆此人的命运和心地。石头代表心狠,羊毛代表心软,木炭代表心黑,辣椒代表嘴巴不饶人,硬币预示财运亨通。于是大家相互议论,哈哈大笑一场,掀起欢乐的高潮。

而藏族酥油茶少的,是一种以茶为主料,藏语为“恰苏玛”,意思是搅动的茶。并加有多种食物经混合而成的液体饮料,所以,滋味多样,喝起来咸里透香,甘中有甜,它既可暖身御寒,又能补充营养。
《在那东山顶上》是电影《益西卓玛》的主题曲,其歌词改编自六世仓央嘉措的情诗,在西藏很流行,那如画的意境,那纯真的情愫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都在舒缓的旋律当中慢慢展开。

广东及港澳:好彩头美食

广东和港澳的团年饭是过春节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祭祖或拜神,香烛烧完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生菜(寓生财)、腐竹(寓富足)、蒜(寓会计算)等以求吉利。

《步步高》是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代表作,是一首颇有特色的广东民乐。乐谱出自1938年沈允升著的《琴弦乐谱》,在当时已很流行。曲如其名,旋律轻快激昂,层层递增,节奏明快,音浪叠起叠落,一张一弛,音乐富有动力,给人以奋发上进的积极意义。


福建及台湾:海蛎煎、佛跳墙


海蛎煎是福建及台湾年夜饭的特色,有“兜金兜银”之意,是以加水后的番薯粉浆包裹蚵仔、鸡蛋、葱、香菜等食材所煎成的饼状物,外酥里嫩,香气四溢。


佛跳墙,又名满坛香、福寿全,佛跳墙富含营养,可促进发育,美容,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乃进补佳品。也是闽南地区年夜饭必备之一。

《外婆的澎湖湾》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校园歌曲,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歌曲富有动感,让人们联想到漫步走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留下了一步一个脚印的生动场景,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抒发了对美丽家园的赞美之情。





京演文化传媒成立于2009年12月,是北京演艺集团旗下全资国有文化公司。

公司策划、制作各类大型主题文化演出及活动、承办各类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扫描关注二维码,更多精彩等着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