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9 23:48:57
滚石和飞碟的竞争当年被称作是“实力派”和“偶像派”之争,现在回头来看其实是非常良性的,也因此迎来了台湾流行音乐最好的丰收季节。
飞碟旗下有“四大天后”,八十年代中后期又吸纳了新的歌手并向更加市场化的方向开疆拓土,标志性的就是两位男歌手王杰、、蔡幸娟的加盟。
左起王杰、、叶欢、蔡幸娟
这两组男女歌手,体现了飞碟在选材时的微妙变化。这四位歌手,大家都承认是属于会唱歌的类型,但是也不得不说,经过飞碟的形象包装,这四位歌手在当时也是俊朗的男歌手和美丽的女歌手,再加上飞碟赋予他们每个人不同的气质定位,使得这四位歌手在当时的市场中都可以被称为既是唱将也是偶像。
王杰是李寿全发掘的重磅炸弹,历经沧桑的“孤独浪子”成为他挥之不去的形象,1987年发行首张专辑《一场游戏一场梦》之后,更被飞碟的企划团队精准地定义为“昨日的浪子,今日的巨星,明日的传奇”——陈乐融所写的这个slogan不偏不倚成为他一路走来的“文字CI”。
王杰用高亢、孤绝的歌声唱着昨日的伤疤今日的努力和对未来的向往,而飞碟对其人生经历“演义”式的包装更是让歌迷深信王杰歌曲的诚恳与真情。他的歌声总是让人觉得是一种浓到极致,化也化不开的孤独和痛,直接戳到你的内心。
一旦歌手的品牌形象被市场接受后,飞碟唱片就开始快速地自我复制。王杰的飞碟时期如果单算国语专辑平均是半年一张,要是算上粤语专辑那更是吓人。这种发片速度的直接效果就是销售成绩和公司扩张效应的双重叠加。
当飞碟推出王杰,并将商业成绩再度推向一个高峰的时候,在多线都遭到飞碟唱片阻击的滚石唱片,甚至不得已还想用同样小人物的陈升,去复制王杰的定位和策划,可见当时的飞碟唱片策划能力有多强。
作者:李木子
七十年代生人,八十年代末开始接触港台流行音乐和西洋古典音乐,1992年尝试写下第一篇流行乐评,2001年曾玩票主持了一年的电台古典音乐鉴赏节目《Music In Paradise》。
往期回顾
台湾流行音乐的珠玉脉络(36)
台湾流行音乐的珠玉脉络(35)
台湾流行音乐的珠玉脉络(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