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9 23:47:51
哇噻大咖秀
料 理
既是个名词,也是个动词
用它来取代什么什么菜
似乎能给人予更大的想象空间
当然,这些年
这个词一下走红起来主要还是
日本词汇的逆输入
曾几何时
凡是时尚、创作系、海派一点的菜色
全都料理料理了起来
那段把日本两字摘掉换成亚洲精致料理的历史
正在成为被笑谈的过往
这里不能不谈的就是日本电视剧《深夜食堂》、《孤独的美食家》逆袭力量之强大,不难预测,在未来的新媒体视觉盛宴中,美食、料理类的内容将会长期是一道受欢迎的招牌菜。
在日本的中华料理中,有些菜是咱们中国人不知道是啥的,比如天津饭,以前问在日本的天津人懂不懂,他们大都云里雾里。
同样的,在中国的日本料理因为颜色光鲜夺人成为刺身中宠儿的三文鱼刺身,在日本也是基本不怎么吃的,这是为什么?
↓这个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三文鱼不管新鲜与否,颜色都那么红,无法判断鲜度,故日本人的不吃。
◆另一种说法是有寄生虫,所以日本人不吃。
前种说法基本可判断为扯谈。后一种说法貌似是蔡澜老先生说过,验证基本靠谱,这种寄生虫叫异尖线虫(名字有点令人毛骨悚然),英文叫Anisakis,不可理喻的是好些音乐人还特喜欢用它来做作品名字,这是旁话。
对于蔡老说的,我想补充一下的是,这其实是日本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态在作祟,当然,这不是十年的问题,而是几百年,上溯到平安时代(中国的唐朝),那会日本人吃三文鱼因为寄生虫,引起强烈的呕吐、下泻等一系列反应,那会医疗水平不像现在,弄不好就会死人。从此日本人基本不吃三文鱼刺身,延续至今。
刺身中的王者之位被金枪鱼牢牢占住,而在国内因为没有好的金枪鱼,金枪鱼刺身几乎连打酱油的角色都捞不上,所以三文鱼轻易就取而代之。在日本如今的三文鱼都是被各种加工的,烟熏、腌制、炭火烤等等。
但也有不少日本吃货大声疾呼,其实三文鱼刺身是很美味,但依然上不了主流餐桌,我想这大概就是一种文化和习俗的惯性。然而,在海外的日本人开的料理店,为了照顾本地人的口味,他们也会做三文鱼刺身,但绝对不会推荐。
包括日本人在内的好多人都以为三文鱼和鲑鱼是一回事,准确说是兄弟,在分类上具体讲起来有点复杂,简单说大的才叫三文鱼,小一点的是鲑鱼,日本产的三文鱼跟挪威的比起来都不是很大,基本都是鲑鱼。所以到日本的料理店去,你说salmon的话师傅都会愣一下,他回应你时肯定会说sake(鲑鱼)。
▼
说起三文鱼
不能不提的就是三文鱼的鱼卵(ikura)
三文鱼的鱼卵比一般鱼多得多
据说占去了整条鱼的17%的重量
品尝三文鱼籽的point
在于入口后咬破鱼籽味道溢出的瞬间
叠加其他相配的食材会产生各种意想不到的味蕾惊喜
♥♥♥
堪称一绝!
但在国内的人对于三文鱼籽不太接受,可能是因为那种特别的鱼腥味。由于三文鱼籽是笔者的大爱,所以在这里多唠了几句。
(图片来自网络)
补注:
本号9月19号的“揭秘日本传说中的女体盛”和9月21号的“一道帅锅傍富婆的菜”,也出自志东兄之手,生花妙笔,让本号欢喜不尽。
【哇噻原创】
你若随便转载,我便举报到底
>>>关于哇噻
我们是一群在外地打拼的贵州人,
过去我们从事媒体工作,
平台都还比较腻害,央视 凤凰 地方卫视。
我们曾经绞尽脑汁写稿、啃哧啃哧剪片、硝烟炮火玩命、风雨兼程采访。
周游各地,我们发现家乡的味道才是最好的。
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哇噻》。
在《哇噻》里面,
我们宣扬的不仅是美食,
还宣扬的是,
一种情怀,一种乡愁,一种家乡的味道。
我们这里有,
有钱都吃不到的每月免费高级饭局,
万万想不到的名人原创美食故事和视频,
时不时推出有意思的语音、小食谱、小唠嗑,
还有数不清的独家福利。
为你的平淡生活加料,每天来这里哇噻一下:-D
合作请联系个人微信:wasaiwasai920
看完点赞是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