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5 17:04:50
今天(10月9日)
今天(10月9日)
今天(10月9日)
温州电视台
都市生活频道
《文化温州》栏目
播出专题片《箫台八景寻迹》
还记得箫台八景是哪八景吗?
1东塔云烟
位于东塔山
海月四更移塔去,天风万里擘松开。
烟消日出无人到,独自看云山上来。
东塔这个家喻户晓的景点不仅仅是以云烟萦绕而著称了。每逢晴好天气,乐清人和新居民携家带口、呼朋唤友,纷纷登上东象山,仰望东塔,俯览城区胜迹。
2紫芝晚磬
原观位于市区的环城东路上
萧萧清磬出云迟,月死空林日气微。
重过紫芝山下路,坏垣灯火照人衣。
凤凰山上的城隍庙
紫芝观是乐清最早的道观,又名三宫殿。它坐落在市区的环城东路上,在市教育局教研室和仪器站的位置。原紫芝观已无存于世。1986年,有关单位批准重建,新观移于凤凰山上,和城隍庙相邻。
3云门福地
原址位于现在市区的
古帝南巡事已非,土阶茅屋尚依依。
夜深月底吹箫去,度得云门一曲归。
云门指的是指云门观,云门观的名字很吉祥,“云门”,即传说为黄帝之乐;“福地”,则为神仙所居之处。依永乐《乐清县志》的说法,云门观原址在市区东隅云门巷(原名澄清坊),,原电话机厂的位置。
4白鹤晨钟
据载古寺位于乐成镇一中(原乐中)的食堂及学生宿舍,新建的白鹤寺在学校附近。
风约疏钟下窈冥,天南曙月飐飞星。
驼鸣阊阖嚣声起,老鹤巢深梦未醒。
新白鹤寺
文史资料载,白鹤寺位于在市区西北隅丹霞山麓,面对箫台峰。作为乐清最早的古刹之一,其实白鹤寺后来依旧名声显赫,很大的原因是在其旧址上办起了乐清中学。就算现在乐中迁入新校区,乐成一中传承薪火,但人们仍然愿意称它为老乐中。
5双瀑飞泉
位于白鹤寺的西北方(景贤亭旁)
雨洗天根云洞幽,黑蛟飞雹舞长湫。
只应壮士思酣战,组练相衔夜不休。
景贤亭旁
双瀑飞泉距离白鹤寺不远,也就几百米的距离。严格意义上说,双瀑飞泉在白鹤寺的西北方,悬挂于丹霞山的南峭崖上,高七八十米,西山诸水汇流从此出口,分两派冲泻而下,形如白鹤双翅。
6箫台明月
箫台山位于环城西路的仓桥旁
山月峥嵘露玦环,石楼香冷白云闲。
玉箫吹裂阶前竹,骑鹤仙人去不还。
沐箫寺
箫台明月的景致离不开箫台山。在市区环城西路的仓桥拐弯,过了金溪,穿过箫台巷,走过沐箫寺,拾级登上岑山亭。如果挑一个月圆之夜登临山上,那么或可一睹当年箫台明月的风情。
7西岑松雪
位于西象山
山上行人如冻蝇,西崖日出淡青荧。
太阴积雪草木缩,留得孤松长茯苓。
西塔雪景
西岑松雪位于西象山,和箫台山仅一箭之遥,与东塔遥遥相对。西象山的入口有好几个。在市区环城西路上可由水仙桥进入,在西门山前路上可从电影院旁经杨府殿登临。
8盖竹洞天(又称杨八洞天)
位于市区西南三公里的盖竹山上
蝙蝠翻云似白鸦,石林玉气乱晴霞。
山中鸡犬应相笑,溪上红桃几树花。
杨八洞
盖竹洞天即杨八洞,位于市区西南三公里的盖竹山上。现今交通便利,路网发达,去盖竹洞天真是各有捷径。不过真要按老路走,那么最接近的路线应该是过市区人民桥,穿过山前路,再经湖上岙、潘家垟一途。
白描作为中国画中特有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是采用单色线条,借助线条的粗或细、长或短、曲或直、方或圆、浓或淡、干或湿、轻或重、缓或急、虚或实、疏或密以及顿或挫等的手法来表现物体的质感、量感、空间感与物的形体结构,有着极强的精神内涵和表现力。作为中国画的基础,白描有着独立存在和欣赏的重要价值。
笔法采用“书法用笔”,笔法就白描而言,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因此,建秋绘制箫台八景,就用笔来说,每一根线条的形成,不管它如何表现的,往往体现在对笔锋的运用上。比如在画长线收尾时,不行便显得不流畅和呆板。此外还应有留,所谓的留指的是在运笔时应有涩、有逆以及有重之感。而留的目的在于让线条绘出的时候富有内抗力,如此一来,绘画出的线条方能显得劲健而挺拔,就是所谓的“力透纸背”之感。
■来源 乐清日报全媒体
■乐清日报记者 王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