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著名音乐家馀亦文先生

2020-09-09 01:09:13


      11月25日,广东省潮联会文化艺术交流委员会顾问蓝曼、广东省潮联会文化艺术交流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广东民族乐团团长陈佐辉、广东省潮联会文化艺术交流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潮联文委创作活动中心主任、广东佰乐公司董事长郑凯雄等到颐和园白云厅出席著名音乐家余亦文先生的告别仪式。出席告别仪式的还有广东民族乐团唢呐演奏家肖晨光、大提琴演奏家翁庆升等。广东歌舞剧院副院长吴哲铭广东民族乐团团长陈佐辉、广东据琴协会副会长周双喜分别致悼词。大家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和送别余亦文先生。

附陈佐辉悼词:  

      各位来宾、余亦文先生的亲属和亲朋好友们:

      今天上午,我们聚集在这里,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和送别我们敬爱的老领导、著名的音乐家余亦文先生。余先生身前历任广东歌舞团乐队队长、广东歌舞剧院副院长兼民族乐团团长、第六届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潮人海外联谊会理事和广东省潮联会文化艺术委员会顾问等职,更是我们广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的首任团长。

      余先生的一生,是为党的民族音乐事业努力奋斗的一生,是文采、乐思飞扬的一生,他笔耕丰硕,成果卓著。如他的论著:《潮乐问》《潮歌问》《潮声》和他创作、整理、改编的音乐作品:《韩江春》《鱼汛》《四韵调》《四时景》等等,为岭南和潮汕文化艺术宝库中添加了浓墨重彩的绚丽篇章,也是他老人家留给我们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余先生身前一直以来,不忘初心,鞠躬尽瘁,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为官,勤勤恳恳做学问,任劳任怨为公仆,体现出一名人的崇高品德和人民音乐家的博大情怀。我们作为广东民族音乐界的晚辈,瑾此,我代表先生一直关怀备至、一路保驾护航的广东民族乐团全体同仁的意愿,继续秉承先生遗志,在先生崇高的文化精神激励下,牢记使命,砥砺奋进,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和岭南民间音乐艺术的发扬光大,做出不懈的努力,继续前行。

      余亦文先生千古!

 附:   

            余亦文先生生平简介

      余先生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作曲家、演奏家、研究员;身前历任广东歌舞团乐队队长、广东歌舞剧院副院长兼民族乐团团长、第六届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潮人海外联谊会理事和广东省潮联会文化艺术交流委员会顾问等职。他一生从事音乐研究,以潮汕为根据地;以为生我养我之潮汕做点力所能及之事;以从事潮州音乐、潮州民俗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为毕生的追求,为潮州音乐的传承、发展做贡献,令人非常敬佩!

      余先生1938年出生于潮州市饶平县一个农村家庭,父亲是位小手工业者,爱好音乐。由于受父亲的熏陶,余先生兄弟几个从小都非常喜欢本土音乐。余先生从6岁的时候便开始学潮州扬琴、椰胡,十岁就学会了司鼓与掌板。                

      1962年,余先生两次奉命到广州为周恩来与演奏锯琴乐曲《北风吹》、《牧羊姑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曲。周恩来听了余先生用锯片演奏出美妙的乐曲,感慨地说:“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锯琴。”这句话,对余先生通往音乐殿堂的道路影响深刻。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余先生进入了广东省歌舞剧院,但依然保留着对潮州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在工作之余他经常到潮汕地区进行采风以及拜师。 因为工作之便,余先生有机会接触了全国各地的音乐以及民间舞蹈,经过相互的比较,余先生发现潮州音乐保留了很多南音古韵,认为潮州音乐源于当地民歌、歌舞、小调,并吸收弋阳腔、昆腔、秦腔、汉调、道调和法曲诸乐的素材,兼容并蓄,自成一类。     

      潮乐大师杨广泉是余先生发掘潮乐宝藏的主要对象,他在建国初曾以一曲潮州二弦领奏“活五”调《柳青娘》震动京华。余先生慕名拜杨广泉为师,每有机会,无论在广州、汕头、澄海的剧场、戏校宿舍及先生故居,都有他向老师学艺的身影。                     除了杨广泉,余先生又向陈华、梁杰、黄秋葵等潮乐名师讨教,跋涉于潮州山区畲族村寨和海边渔寮寻觅鼓乐、昼歌等民族原生态音乐。他把采集来的音乐元素融进自己创作和改编的近百首乐曲中。

余先生主要论著有:《潮州音乐概论》、《潮州大锣鼓概述》、《潮州弦诗十大套》、《潮州女子文化--"潮州歌册"》、《乐海漫游》、《乐德、文风、个性》、《论笛套古乐结构》、《广东乐器的历史与现状》、《艺术商品属性初探》、《歌舞艺术若干问题探索》、《新世纪潮乐的梳理与取向》、《粤乐大师,一代奇才--"纪念吕文成先生"》、《为"红腔"艺术立论》、《舞带南天色,歌为百粤吟》、《罗荣钜与"昭君出塞"》、《魂在故乡--"纪念马思聪诞辰90周年"》、《我有渔歌千万箩--"记汕尾渔歌王黄琛"》、《民乐寻踪》。       

      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艺术评论、音乐杂谈300余篇。其中部分作品获优秀奖和在国外刊物及港澳地区报刊转载。

主要音乐作品有:《庆丰收》、《今昔》、《韩江春》、《渔汛》、《鱼海情趣》、《归航》、《潮汕民俗风情》、《摇篮曲》、《锣鼓组曲》、《潮州方言歌》和舞剧音乐《荼薇花》;并改编、配器潮州大锣鼓《关公过五关》、《抛网捕鱼》等;录制出版CD:《潮州庙堂乐专辑》、《岭南素材音乐舞蹈专辑》、《潮州音乐专辑》等。部份作品荣获国际、国内、省内奖项,受到同行专家好评。


欢迎添加佰乐微信公众号:gdbaile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