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
首页
音乐资讯
同业动态
宣传效果
琵琶教育家王范地:关于音色变化的技术手段
2023-05-25 17:04:50
“
王范地,浙江镇海人,1933年生于上海,中国资深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荣誉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曾师从琵琶专家马林生、李廷松、江南丝竹专家陈永禄。
王范地的演奏淳朴、真挚、深沉含蓄、讲究神韵,对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传统音乐,在风格、曲情、韵味上都拿捏得恰到好处,他的演奏既继承了前辈艺术家的成就,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创新,在众多琵琶艺术中独具一格。王教授曾创编了《红色娘子军随想曲》、《天山之春》、《送我一支玫瑰花》、《澜沧春晓》等琵琶独奏曲。八十年代初中国唱片总公司为他录制了琵琶独奏传统乐曲专辑唱片及录音带; 1988年台湾福茂公司录制了《王范地琵琶专辑》;2003年香港龙音制作有限公司出版了《王范地琵琶艺术》CD专辑。
关于音色变化的技术手段
在琵琶艺术中,音色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演奏技术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美学理念和美学价值。一首乐曲采用什么样的音色结构,怎样来布局音色的变化,都是琵琶演奏艺术在二度创作时需要考虑的重点。但是,从绝大部分乐谱的谱面上,不能反映出作品对音色的要求。尽管在近年来出版的乐谱中开始用㊤、㊥、㊦的标记,要求演奏者在不同的位置上拨弦发音,以得到音乐所要求的音色,但是我仍觉得这远远不能满足对于音色及音色变化的表述。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从自己的演奏和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七种音色变化的技术手段,简述如下:
一
触弦(拨弦发音)位置的改变所导致的音色变化
拨弦的位置可以分为:
1.顶部:相位或第一品左右处。
2.上部:位于按音位置与复手(伏手)顶部之间弦长的½处。
3.中部:位于第18至24品位左右处。
4.下部:位于第24品位与复手(伏手)顶部的½处,或再向复手顶部方向下移1或2厘米左右处。
5.根部:紧挨复手(伏手)顶部。
二
拨弦方向的改变所导致的音色变化
指甲拨弦的方向直接影响弦振的方向,拨弦方向的改变必然导致弦振方向的改变,弦振方向的改变必然导致音色的改变。在同等的条件下(如拨弦的位置不变,指甲用锋不变,经过弦速度不变,指甲入弦深浅不变,动作的部位不变),拨弦的方向大体可有四个:
1.向面板垂直方向的拨弦。
2.向面板反方向的拨弦。
3.向面板平行方向的拨弦。
4.向面板45°方向的拨弦。(其声音的高低频相对平衡,所以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拨弦方向。)
王范地教授
三
指甲经过弦速度的改变所导致的音色变化
一般说来,指甲经过弦速度快则刚,指甲经过弦速度慢则柔。
四
指甲用锋的改变所导致的音色变化
以食指为例,所使用的锋大体可分九个。见附图:
五
拨弦时,指甲与弦呈现的角度变化
六
拨弦时,指甲入弦深浅的改变所导致的音色变化
在同等条件下,指甲入弦的深与浅所产生的阻力是不同的,指甲拨弦时与弦身接触面积的大小(多少)直接影响到音色的变化。
七
动作部位的改变
在同等条件下,用指拨、腕拨、小臂拨、大臂拨,不同的动作部位,所发出的音色不尽相同。
在琵琶全部的右手技术中,一个由“弹”所发出的音点,其音色是最具备变化的能力和魅力的,而所有其他的技法在这方面都无法与之比拟。
注
■
详见拙著《琵琶演奏技术及教学的基础理论》(原载《中国音乐》,1983年第4期)
《琵琶右手动作形态和音质的关系》(原载《中国音乐》,1986年第1期)
|
《王范地琵琶演奏谱》|
王范地 编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2年6月版
编辑 | 小荷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
相关资讯
琵琶教育家王范地:关于音色变化的技术手段
2023-05-25 17:04:50
【湘江·未来大师】首届长沙国际钢琴公开赛——获奖选手专场音乐会
2020-09-14 03:02:39
经典音乐:一曲绝美小提琴曲,惊艳了夏日时光!
2020-09-14 02:56:59
听音乐只有把声音开大才能听到更多的细节吗?
2020-09-14 02:38:27
【音乐会】戴玉强广州独唱音乐会
2020-09-14 02:30:34
地下丝绒乐队的传奇摇滚人物John Cale 怎样创作摇滚乐
2020-09-14 02:18:14
二胡大师 高韶青 在加拿大演奏《万马奔腾》
2020-09-14 02:09:54
“用吊做音乐,用心搞嫂子”——皮几万
2020-09-14 01:35:52
♬ 中国摇滚到了国外《一无所有》好听!
2020-09-14 00:55:44
【欧美经典音乐】《Akorát(只要)》D.Deyl
2020-09-14 00:12:31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