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儿乐出品】摇滚?管乐?瑶族舞曲!

2020-11-15 22:58:52


摇滚?管乐?瑶族舞曲!
一次不可思议的跨界演绎!

瑶族舞曲,我不知道什么?

你不知道的多了!保证你猜得到开头,猜不到结尾!






创作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这首著名的管弦乐作品“瑶族舞曲”,以其精湛的创作手法以及对瑶族民风丰富、生动的表达得到了大批喜爱的听众。这首作品的出世对于中国音乐界有恩深远的意义,其影响早已不仅仅局限于管弦乐形式,众多音乐家尝试改编、移植到其他音乐形式当中。本次推送,想带你看看这部家喻户晓的“瑶族舞曲”背后还有哪些精彩的演绎和解读!

原作品简介

想要评价移植作品时,请先对原作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茅沅先生近照

管弦乐《瑶族舞曲》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刘铁山,茅沅合作创作而成。作品为一首非常精致的单乐章管弦作品。

根据作者介绍,该曲先由刘铁山有感于粤北瑶族同胞载歌载舞欢庆节日场面,以当地传统歌舞鼓乐为素材创作了《瑶族长鼓舞歌》,后由茅沅将该曲的部分主题改编为管弦乐,最终完成了这首中国管弦乐作品中的奇葩——《瑶族舞曲》。

全曲的结构位复三段曲式,作品所要表现的是瑶族人民聚会时热闹、祥和的舞蹈场面,因此作品在B段其实也是一个小的复三部曲式。这首作品不仅在国内的各类音乐会中多次出现,同时还由我国著名的艺术团体和音乐家带到了世界各地,著名指挥家彭家鹏先生曽与维也纳国家民族歌剧院交响乐团在金色大厅共同演绎,可见作品那独特、动人的魅力!


演绎作品有哪些?

铺垫这么多,总得有点精彩的演绎才行


1
叶树涵先生

作为一个致力于推广优秀管乐作品的小编,必须要有一首精彩的管乐移植版“瑶族舞曲”才可以喽,尝试移植此作品的作曲家很多,相对来说,小编非常喜欢台湾音乐家叶树涵移植的这版“瑶族舞曲”。


叶树涵,台湾著名的小号演奏家,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同时也是该校交响管乐团的首席指挥。曽就读于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后获得法国政府奖学金应邀赴法进行艺术深造,考入了著名的法国国立巴黎音乐学院。再深造期间同时巴黎帕徳鲁交响乐团、巴黎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小号演奏员。由于在校成绩极为突出,叶树涵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了专业深造。1984年受聘于新加坡交响乐团并担任乐团小号副首席,同时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任教。1986年返回台湾,担任母校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任教,为促进台湾的音乐教育事业提供了巨大的贡献。


在致力于音乐教育的同时,叶树涵还致力于多项作品的编曲及作曲,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曾与多位大师进行过合作,其中包括芬奈尔(Fredrick Fennel)、阿尔弗莱德里徳(Alreed Reed)、詹姆斯史瓦金(James Swearingen)及大卫夏佛(David Shaffer)等,在提高自身创作技术的同时也为台湾的管乐从业者和爱好者提供了很多与大师交流的机会!


你以为这就完了?当然没有!最惊艳的其实是来自著名的“魔岩三杰”何勇所演绎的摇滚作品“幽灵”(改编自瑶族舞曲)。


何勇6岁随父亲学习音乐,15岁便拿起了吉他开始了自己的演出生涯,先后曾经组建了“五月团”、“报童”等乐队。1994年,何勇出版了自己第一张个人专辑“垃圾场”迅速蹿红,在此张专辑的内部写道:北京的钟鼓楼上,有一只石雕的麒麟,在那儿站了几百年,默默地凝视天空、土地和人民,似乎总在等待。有一天,会有一阵大风吹过,它会随风飞起来。“


1994年12月17日,何勇与”魔岩三杰“、唐朝乐队一同参加了香港红馆的”摇滚中国乐势力“演唱会,打破了当时红磡的上座率,场内的观众完全处于疯狂的状态,他们全程站着看完了演唱会。就此,奠定了中国摇滚乐最辉煌的年代!


“朋友们 你们听到这个是幽灵 这是一首著名的民族乐曲 我给它起名叫幽灵 给它改编了 感谢原来的原作者  我把它送给在我生命中出现的许多很重要的人 他们已经不再了 这个世界 我很想念他们 这是一个礼物 在我睡着的时候 他们与我共舞”            

                                                                   ——何勇



曾经的何勇和“魔岩三杰”


维也纳民族歌剧院交响乐团-----瑶族舞曲   指挥:彭家鹏



幽灵-----何勇(心急同学直接1:54开始听,不过还是建议从头感受哦!)


THANK YOU

Design by 顽儿乐YUE

顽儿乐YUENothing is worth living for

      without music.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