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9 02:31:38
会画画的人很多,只有极少数人成了大画家。会拍照的人很多,只有极少数人成了摄影家。会写字的人很多,只有极少数人成了作家。会弹吉他的人很多,只有极少数人成了音乐大师。为什么只有极少数人有机会成为艺术领域里杰出的大家?因为他们从不止于外在技巧的磨炼,更有内在的独一无二的想法、灵性和创意,而后者才是艺术真正的灵魂。
每天被各种不同的音乐包围着,我们会因为性格、喜好和阅历的不同,各自挑选适合自己的歌来听。久而久之大家都会发现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歌如此短命?夸张到几个月就会消失,日后再听到时竟会生出厌烦。同时,为什么有的歌又能那样顽强?一唱就是几十年甚至更久。
先说下世界流行音乐的大体概况。经常关注国内外音乐榜单的朋友肯定知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目前能登上排行榜的单曲绝大多数均是来自流水线的作业,中西方都是如此。不客气的说,它们就是来打榜拿名次的。这些歌具有以下特点:旋律上口、歌词扎心、商业味儿重且易于传唱。与过去不同的是,当下流行音乐的制作水准在显著提高,比如编曲手段、混音技术、乐器音色等。
值得庆幸的是,尽管商业气息日益浓重,但独立音乐人和乐队也在增多。随着人们审美水平越来越明显的出现分层,各种不同的音乐风格基本都能赢得支持者的青睐,让那些有个性有想法的歌手和乐手得以发展生存。总之,音乐市场还是在向前发展的。
成蹊尤其偏爱那些可以听很久甚至是听一辈子的歌,这样可以保证歌单里的作品只增不减。这些歌有着出奇一致的特征:源于生活、真诚表达、悦耳悦心、意境出众、极富感染力和想象力。
单就技术和编曲层面而言,超过黄家驹的作品简直多如牛毛,然而就流传度和持久度来说,又很少有能跟家驹匹敌的。觉得很奇怪是吧?
Beyond为人熟知的海光真大喜,一直遭到诟病,外界也因为这些作品经常抨击黄家驹擅长制作口水歌。但是请问,你见过传唱几十年仍不绝的口水歌么?给我举个例子。你见过影响力和流传度不断增大且始终增大的口水歌么?也请告诉我一声。口水歌很常见,最长的寿命不超过一年,大多几个月就销声匿迹了,黄家驹的歌则截然相反。
还有少数三子的歌迷为了拉低家驹的音乐成就,也经常抛出一些骇人的言论,比如家驹限制三子发展啦,三子才是真摇滚啦,三子的作品艺术价值更高啦等等。我为你的狭隘点赞,为你的肤浅喝彩。
我记得曾看过很多所谓的专业音乐人士的评论,尤其是关于家驹的部分。在他们口中,家驹的创作不值一哂,说他只会用几声音阶、几几和弦、几几节拍,作词不押韵、旋律太流行等等等。哇,好腻害!表面上看这些人好专业好高深,说的煞有介事,其实是在贻笑大方。既然说的头头是道,那你写一个流行度和持久度高的作品呗,不用多,一首就行。你的作品在哪儿呢?
与音乐相关的技巧类的东西就摆在那,人人可以拿来使用,可是最终,只有少数人可以写出流行一时的热歌。能创作出叫好又叫座还能久久流传的歌,达到这个层级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了。
为什么黄家驹创作的一些作品可以长盛不衰?我们常说,作品决定一切。由黄家驹创作的歌曲,往往带着他个人的深深烙印,听他的歌几乎可以看到他的人,甚至感触到他的气息。他在旋律谱写、乐器表现、演唱发声、编曲手法、节奏掌握和意境表达等方面都极有天赋和想法。最最重要的一点,他的作品扎根生活,唱的是内心所感所想,这世上,还有什么比真诚更可贵的么?
前一阵,电视剧《急诊科医生》挺火的,里边王珞丹有一段关于外科医生水平高低的台词很值得思考。技术,对外科医生来说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技术是在千百次实践之后的脊髓反应,很多人都可以做到。而对于整体手术的创意和想法才是核心,也是最考验大脑的,这就只有少数人能完成了。
有一部电影叫《八月迷情》,讲述了一个音乐神童的故事。成蹊不打算做任何剧透和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看完能更加明白好音乐是如何产生的,能对“道”和“术”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很自然总结出这两句话,Follow music,Follow heart……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后可打赏
一路有家驹微信公众号,由成蹊创立于2015年,本平台为怀念一位杰出的音乐人而建。始于他,止于全世界。每月十号为“一路有家驹公益日”,捐款已进行26期,累计捐出现金15129元。
点击本文左下角的“阅读原文”,进入成蹊甄选,有正版唱片、书籍和歌迷原创产品在售,感谢支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乌龙戏珠枣茶焦香礼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