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1 20:51:45
图1:和云峰(桑德诺瓦)研究著作(2004.06)
【和玉才】(1909~2003)又名和士诚,纳西族,东巴大祭司。云南省丽江县大东乡章当村人。六岁时,其父将他母子扔下同另一相好女子离家出走,从此一去未归。不久尚还年轻的母亲又改嫁他人,和玉才从此沦为乞丐。
图2:和玉才在“大祭风仪式”中(1992 和云峰 摄)
18岁时,和玉才被同村大东巴(其表爷)和牛恒收做弟子,先后追随其十余年。和玉才天生一副好嗓子,加之其天资聪颖、刻苦好学,因而他的唱、诵、画、舞等东巴技艺进展颇快。他在22岁时首次主持东巴法事活动大获成功,翌年便独掌东巴法杖。此后他主持过祭天、祭龙、祭主教和大祭风等许多东巴仪式。由于贫困,和玉才没有主持仪式之法器,每每在仪式之前须从其他东巴祭司处借用经书、挂幛、扁铃、法杖等;33岁那年,巧遇一位由中甸到丽江的不愿透露姓名的老人,他下决心以一头母牛的代价从其手中换得一对铜制扁铃。此后不久从其四舅(东巴祭司)处继承了部分东巴经书、挂幛等所缺之物(法器)。由于其技艺的不断娴熟,名声也日益远传,多有附近东巴去世前留遗言赠其物什。他34岁时,又以一只山羊换得远乡一位过世东巴自制的羊皮大鼓,才终于在历时十六年的时间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东巴法器。这也是20世纪50年代前和玉才所拥有的全部“家当”。
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政府明令禁止从事宗教活动,他好不容易积攒的“家当”被全部充公。停止宗教活动后,他曾从事过木匠、皮匠、裁缝等职业,并一度任章当村会计和基层干部。
图3:本文作者与东巴祭司和玉才(白庚胜 摄)
从1983年至今,他受聘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从事东巴经的诠释译述工作。和玉才吟诵的东巴唱腔吐字清楚、铿锵有力,东巴舞蹈姿态优美、落落大方。他除了精于演奏东巴法鼓、扁铃等法(乐)器外,还擅长书写东巴经书,并能用藏语演唱东巴经典。其主要代表唱腔有“八咪仔”(唱神灯)、“什罗古仔蹉”(什罗跳藏舞)、“优麻嘎思嘎叉”(优麻神磨刀擦刀)、“八纳毕”(退口舌是非鬼)、“东巴够哦干举占”(驱赶罪恶鬼)等等。